北京石花洞结构特征及发育演化过程研究

刘宏, 郑明存, 段洪伍, 陈海舰, 王芳, 蔡炳贵. 北京石花洞结构特征及发育演化过程研究[J]. 中国岩溶, 2015, (1): 27-34. doi: 10.11932/karst20150104
引用本文: 刘宏, 郑明存, 段洪伍, 陈海舰, 王芳, 蔡炳贵. 北京石花洞结构特征及发育演化过程研究[J]. 中国岩溶, 2015, (1): 27-34. doi: 10.11932/karst20150104
LIU Hong, ZHENG Ming-cun, DUAN Hong-wu, CHEN Hai-jian, WANG Fang, CAI Bing-gui.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Shihua Cave in Beijing[J]. Carsologica Sinica, 2015, (1): 27-34. doi: 10.11932/karst20150104
Citation: LIU Hong, ZHENG Ming-cun, DUAN Hong-wu, CHEN Hai-jian, WANG Fang, CAI Bing-gui.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Shihua Cave in Beijing[J]. Carsologica Sinica, 2015, (1): 27-34. doi: 10.11932/karst20150104

北京石花洞结构特征及发育演化过程研究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北方石笋记录的高分辨率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41272197)”、“喀斯特包气带渗透过程及其水文地质含义研究()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P931.5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Shihua Cave in Beijing

  • 北京石花洞是中国北方已探明洞穴中次生碳酸盐沉积规模最大、种类最丰富的洞穴;石花洞的景观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在我国北方岩溶洞穴中占有重要地位。2013年7月,为了获取石花洞发育规模、空间结构等基本数据,采用国际通用洞穴测量方法,运用激光测距仪、罗盘和倾角仪,辅以 Onstation 洞穴绘图软件和 ArcMap10软件对石花洞洞穴开展了全面的调查和测绘。结果显示:(1)石花洞洞穴系统整体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展布,长度为5639 m,洞底投影面积为37096 m2,洞底高差为172 m,洞内最高点海拔约为265 m,最低点海拔约为93 m。洞穴系统的发育演化主要受地层产状与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层控制;(2)石花洞洞穴系统分为五层,自上而下,各层洞道平均海拔依次为249 m,211 m,154 m,11 1 m 和95 m;(3)最底第五层季节性地下河洞道长1638 m,自西北向东南方向贯穿整个洞穴系统,依干湿季水文条件的差别,地下水以季节性涨落为主要特征,有多段有水通道;地下河道下游末端为叉状河道,崩塌明显,洞壁上无明显流纹发育;(4)综合石花洞地下河走向和流向、洞穴发育控制因素和区域地层产状特征、石花洞与周边洞穴的空间位置关系,推测孔水洞是石花洞洪水期的排泄口。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36
  • PDF下载数:  99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2015-02-2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