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y and prospecting potentiality of the Qiandamao large fluorite deposit, Inner Mongolia
-
-
1. 研究目的(Objective)
内蒙古前大茂矿区位于四子王旗萤石矿成矿带西南段,距离达茂旗百灵庙镇北约10 km。在以往找矿和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综合研究并预测北东东向断裂带是区内成矿和控矿的有利通道,深部仍具有极好的找矿潜力,突破了以往矿山认为深部无矿的认识。通过开展钻探深部验证,发现了大脉型萤石矿体,取得了深部找矿勘探的重大突破,目前在采矿证内评审备案萤石矿探明+控制+推断资源量矿石量307.2万t,矿物量116.7万t,表明前大茂萤石矿为一大型萤石矿,矿区外围仍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和巨大的找矿潜力。
2. 研究方法(Methods)
采用坑道与机械岩心钻探综合勘查技术手段,对前大茂矿区萤石矿开展了深部勘探工作,并对其深部和外围找矿潜力进行了综合研究。
3. 研究结果(Results)
前大茂矿区萤石矿赋存于中二叠世二长花岗岩中(图1a、b),矿体严格受北北东向裂隙构造控制,矿化赋存在萤石石英脉和含石英萤石角砾岩中。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较为平直。通过本次勘探在区内圈定萤石矿体1条,控制长度大于418 m(矿体两端延伸证外),矿体厚度1.67~30.85 m,平均10.70 m,矿体品位27.25%~64.36%,平均41.41%。矿体总体走向18°,倾向108°,倾角51°~65°,平均59°。矿体受构造控制,呈大脉状产出(图1c),具有分支复合,局部有膨大现象。矿石类型以块状(粗晶和细晶)、角砾状及糖粒状为主(图1e~i),累计查明前大茂矿区1400 m标高以下萤石矿探明资源量+控制资源量+推断资源量矿石量309.5万t,矿物量(CaF2)116.3万t,矿床平均品位CaF2为40.70%,探明萤石矿CaF2矿物量38.5万t,控制CaF2矿物量41.6万t,为一大型萤石矿床。
断裂构造破碎带是含萤石矿热源的运移通道和赋矿空间,也是矿区萤石找矿的主要靶区。矿区内已知矿体形态、规模均受近北北东向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矿区范围内现已查明的1号萤石矿体,沿走向、倾向均未封闭,其延出矿业权范围以外。沿倾向在矿区外围实施了2个深部钻孔,均见矿,控制矿体最大斜深达520m,初步估算外围的矿石资源量为150万t,矿物量(CaF2) 60万t,表明本区深部仍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和巨大的找矿潜力。
4. 结论(Conclusions)
(1)前大茂矿区萤石矿主矿体为一大脉状萤石矿体,控制长度大于418 m,平均厚度10.70 m,平均品位41.41%,矿床保有矿石达量309.5万t,矿物量(CaF2)116.3万t,为一大型萤石矿床。
(2)采矿权及探矿权范围内查明的1号萤石矿体,沿走向、倾向均未封闭,其延出矿业权范围以外,表明矿区外围仍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和巨大的找矿潜力。
5. 基金项目(Fund support)
本文为达茂旗宏兴萤石有限责任公司勘查资金和陕西地矿集团地质找矿风险勘查专项资金(FK202102)共同资助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