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

严光生, 叶天竺, 庞振山, 薛建玲, 程志中, 吕志成, 韦昌山, 王玉往, 祝新友, 陈辉, 张晓飞, 隗含涛. 2023. 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 地质通报, 42(6): 857-882. doi: 10.12097/j.issn.1671-2552.2023.06.001
引用本文: 严光生, 叶天竺, 庞振山, 薛建玲, 程志中, 吕志成, 韦昌山, 王玉往, 祝新友, 陈辉, 张晓飞, 隗含涛. 2023. 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 地质通报, 42(6): 857-882. doi: 10.12097/j.issn.1671-2552.2023.06.001
YAN Guangsheng, YE Tianzhu, PANG Zhenshan, XUE Jianling, CHENG Zhizhong, LYU Zhicheng, WEI Changshan, WANG Yuwang, ZHU Xinyou, CHEN Hui, ZHANG Xiaofei, WEI Hantao. 2023.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prospecting prediction of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ody.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42(6): 857-882. doi: 10.12097/j.issn.1671-2552.2023.06.001
Citation: YAN Guangsheng, YE Tianzhu, PANG Zhenshan, XUE Jianling, CHENG Zhizhong, LYU Zhicheng, WEI Changshan, WANG Yuwang, ZHU Xinyou, CHEN Hui, ZHANG Xiaofei, WEI Hantao. 2023.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prospecting prediction of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ody.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42(6): 857-882. doi: 10.12097/j.issn.1671-2552.2023.06.001

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

  • 基金项目:
    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编号: 201411024)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 DD20160052、DD20190570、DD20230053、DD20230355、DD20230356)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严光生(1963-), 男, 博士, 研究员, 从事矿产资源评价、找矿预测理论和空间地球化学研究。E-mail: yguangsheng@mail.cgs.gov.cn
    通讯作者: 叶天竺(1941-), 男, 正高级工程师, 从事矿产勘查及找矿预测研究。E-mail: ytz999@126.com
  • 中图分类号: P624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prospecting prediction of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ody

More Information
  • 在大量典型矿床剖析的基础上, 以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等基础理论为指导, 以大量实地观察和实验数据为支撑, 通过总结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实践和典型矿床研究成果, 按照成矿作用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辩证思维, 成矿作用时间、空间、物质能量相统一的综合思维, 以及元素地球化学分类和找矿预测矿床分类的比较思维, 提出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等概念。成矿地质体是形成矿床主要矿产、决定主成矿阶段空间位置的成矿地质作用的实物载体, 划分为沉积作用、火山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大型变形作用形成的5类成矿地质体。成矿结构面是赋存矿体的各类界面, 包括构造界面、岩性界面、物理化学转换界面; 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是能够直接指示矿体赋存位置和对找矿预测具有特殊意义的标志。依据成矿地质作用对中国主要矿床类型进行梳理划分, 归纳总结了主要矿床类型的地质特征, 构建了反映矿体赋存位置的成矿地质体-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 提出勘查区找矿预测的工作方法, 对矿床学研究、找矿预测、矿产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加载中
  • 图 1  斯特林格姆热液合成实验pH-T矿物分布图(据斯米尔诺夫, 1985)

    Figure 1. 

    图 2  砂岩型铀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据蔡煜琦等,2013)

    Figure 2. 

    图 3  碳酸盐岩容矿的非岩浆后生热液型铅锌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据韩润生等,2012)

    Figure 3. 

    图 4  陆相次火山岩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据叶天竺等,2017)

    Figure 4. 

    图 5  中国VMS型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据叶天竺等,2017)

    Figure 5. 

    图 6  斑岩型钼-铜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据秦克章等,2014)

    Figure 6. 

    图 7  中国岩浆型铜镍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示意图(据王玉往等,2013; 叶天竺等,2017修改)

    Figure 7. 

    图 8  勘查区找矿预测工作流程图

    Figure 8. 

    表 1  找矿预测矿床类型分类

    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main deposit types

    成矿地质作用 成矿地质作用亚类 矿床类型
    沉积地质作用 1.表生作用 D01-风化型
    D02-沉积型(砂矿)
    2.沉积成岩作用 D03-古(砂)砾岩型(金、铀矿)
    D04-蒸发沉积型(石膏矿、岩盐矿)
    D05-化学沉积型(磷、铁、锰、铝矿)
    D06-黑色页岩型(镍、钼、钒、铀、钴矿)
    3.热水沉积作用 D07-碎屑岩喷流沉积型(铅锌、铜、铁、锰矿)
    4.非岩浆热液作用 D08-砂岩型(铜、铀矿)
    D09-碳酸盐岩容矿的非岩浆后生热液型(铅锌矿)
    火山地质作用 5.海相火山作用 D10-海相火山喷流沉积型(铜、铅锌矿)
    D11-海相火山岩型(铁、锰矿)
    6.陆相火山作用 D12-陆相次火山岩型(铁矿)
    D13-陆相次火山热液型(金、银、铅锌、铜、铀矿)
    侵入岩浆地质作用 7.正岩浆作用 D14-超基性岩型(铬铁矿)
    D15-基性—超基性岩型(铜镍矿)
    D16-基性岩型(钒钛磁铁矿)
    D17-花岗岩型(稀有、稀土矿)
    8.富挥发分岩浆作用 D18-伟晶岩型(稀有、稀土、铀矿)
    9.岩浆热液作用 D19-矽卡岩型(铁、铜、钼、金、铅锌、钨、锡矿)
    D20-高(中)温热液型(钨、锡、稀有、稀土矿)
    D21-斑岩型(铜、钼、金、钨、锡矿)
    D22-中低温热液型(金、银、铅锌、钼矿)
    D23-远成低温热液型(金、锑、汞、钨矿)
    区域变质地质作用 10.区域变质作用 D24-受变质型(铁、磷、硼矿)
    D25-变成型(铀、硼、石墨矿)
    大型变形地质作用 11.韧性剪切带作用 D26-韧性剪切带型(金矿)
    12.变质核杂岩作用 D27-变质核杂岩型(铜、金矿)
    叠加/复合地质作用 13.复合成矿作用 D28-复合型矿床
    14.叠加地质作用 D29-叠加型矿床
    15.其他流体成矿作用 D30-非岩浆热液型矿床
    下载: 导出CSV

    表 2  成矿构造系统及成矿结构面

    Table 2.  Metallotectonic system and metallogenetic structural plane

    地质作用 成矿构造系统 分类 控岩构造 成岩原生构造 成矿结构面类型 成矿结构面 矿床类型 结构面空间格架
    沉积地质作用 沉积构造系统 陆相 盆地边缘断裂 盆地边缘同生断裂、岩性岩相界面 同生断裂、岩性岩相界面、物理化学变换面 ①盆缘同生断裂面;②岩相界面;③特殊岩性层;④氧化还原界面/转换带;⑤酸碱转换界面;⑥古风化面 风化型 ③+⑥
    砂岩型铜、铀矿 ①+②+③+④+⑤上下、左右结构
    海相 盆地边缘断裂、盆地沉降中心、盆内次级构造、断裂 盆地边缘及盆内次级构造、断裂、岩性岩相界面、不整合面、古风化面 同生断裂、岩性岩相界面、不整合面、古风化面 ①盆缘盆内同生断裂面;②次级隆拗变换带;③沉降中心部位;④特殊岩性层;⑤岩相带界面;⑥潟湖沙坝;⑦古水温、古水流、古生物变化带;⑧物理化学变换带/面;⑨后生深源断裂;⑩不整合面;⑪古风化面 化学沉积型 ②+③+④+⑤+⑥+⑦+⑧+⑩+⑪+⑨上下、左右结构
    同生热水沉积型 ①+④左右结构
    后生热液沉积型 ①+④+⑨左右结构
    火山地质作用 火山构造系统 陆相 火山岩带基底断裂;火山盆地边缘断裂 火山构造、火山机构、火山岩性岩相带、次火山岩构造 火山岩性岩相构造、火山机构、次火山岩构造、同生断裂 ①火山通道;②火山岩性岩相界面;③次火山原生裂隙;④次火山喷发间断面;⑤次火山岩体顶部裂隙带;⑥爆破角砾岩体;⑦叠加区域断裂 次火山热液型 ⑦+③+①+②+⑥+④+⑤上下、左右结构
    海相 岛弧/陆缘、陆壳深大断裂,大洋中脊张性断裂 火山喷发间断面、火山岩性岩相带、火山机构、火山构造、次火山/火山通道构造 火山岩性岩相构造、火山机构/火山通道、次火山构造、同生断裂 ①次火山岩体顶部网脉状裂隙带;②火山岩和沉积岩界面;③喷流管道;④叠加区域断裂 火山喷流沉积型 ②+①+③+④上下结构
    岩浆侵入地质作用 岩浆侵入构造系统 侵入体 蛇绿岩带岩石圈断裂、陆块区伸展构造、造山带深大断裂 蛇绿岩带构造岩片、岩性岩相带、岩体构造、侵入同生断裂 岩性岩相界面、岩体构造、同生断裂 ①岩体底部/侧伏端;②岩体同生边界断裂;③构造岩片;④岩性岩相带 基性、超基性岩浆型 ②+①+④上下结构
    地幔岩铬铁矿 ③上下结构
    侵入体接触带 岩浆构造带基底断裂、侵入体边界断裂、区域褶断带、背斜轴部 侵入接触面、捕虏体、侵入体顶部水压裂隙、爆破角砾岩体、侵入同生断裂 侵入接触带构造;侵入体顶部构造、侵入同生构造 ①叠加区域同生断裂;②岩体接触面;③捕虏体;④岩体顶部网脉状裂隙;⑤岩体外接触带褶曲/“硅钙面” 斑岩型 ①+②+④上下结构
    矽卡岩型 ②+③+①+⑤左右结构
    中高温热液型 ①+②+④上下结构
    中低温热液型 ①+②上下结构
    区域变质地质作用 褶皱构造系统 褶曲及其派生断裂 褶皱构造 ①向形构造轴部;②背斜转折端/轴部 沉积变质型 ①左右结构
    同生断裂 ①褶皱同生断裂;②背斜褶曲层间破碎带 矽卡岩型、中低温热液型 ①+②左右、上下结构
    区域构造地质作用 断裂构造系统 韧性剪切带、脆性断裂 韧性剪切带相关脆性断裂 ①韧性剪切带脆性叠加部位 韧性剪切带型 ①上下结构
    脆性断裂 ①脆性断裂侧伏;②叠加于一切成岩原生构造 中低温热液型 ①+②上下结构
    下载: 导出CSV
  • [1]

    Bonham H F J. Models for volcanic-hosted epithermal precious metal deposits: A review[C]//Volcanism, hydrothermal systems and related mineralization. International Volcanological Congress, 1986: 13-17.

    [2]

    Kylet J R, Li N, Jackson K G. Jinding: A giant Tertiary sandstone hosted Zn-Pb deposit, Yunnan, China[J]. Society of Economic Geologists, 2002, (50): 9-16.

    [3]

    Paradis S, Hannigan P, Dewing K. Mississippi Valley-type lead-zinc deposits[J]. Mineral Deposits of Canada, 2007, (5): 185-203.

    [4]

    蔡煜琦, 徐浩, 郭庆银, 等. 江西省桃山地区花岗岩型铀矿预测及找矿方向[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4): 1283-129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CDZ201304027.htm

    [5]

    陈建平, 陈勇, 朱鹏飞, 等. 数字矿床模型及其应用——以新疆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稀有金属隐伏矿预测为例[J]. 地质通报, 2011, 30(5): 630-641. http://dzhtb.cgs.cn/gbc/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10502&flag=1

    [6]

    陈毓川, 王登红, 徐志刚, 等. 阿尔泰成矿省的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2002.

    [7]

    陈辉, 林鲁军, 庞振山, 等. 四川会理拉拉铜矿找矿预测模型构建与找矿示范[J]. 地学前缘, 2021, 28(3): 309-32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XQY202103029.htm

    [8]

    成秋明, 赵鹏大, 陈建国, 等. 奇异性理论在个旧锡铜矿产资源预测中的应用: 成矿弱信息提取和复合信息分解[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9, 34(2): 232-24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QKX200902001.htm

    [9]

    丁建华, 肖克炎, 娄德波, 等. 大比例尺三维矿产预测[J]. 地质与勘探, 2009, 45(6): 729-73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KT200906015.htm

    [10]

    范永香, 阳正熙.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M].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3.

    [11]

    胡惠民. 谈大比例尺矿产预测[J]. 中国地质, 1992, (10): 4-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IZI199210001.htm

    [12]

    胡惠民. 大比例尺成矿预测方法[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5.

    [13]

    韩吟文, 马振东, 张宏飞, 等. 地球化学[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3.

    [14]

    韩润生, 胡煜照, 王学昆, 等. 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矿床模型[J]. 地质学报, 2012, 86(2): 280-29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XE201202008.htm

    [15]

    黄宗理, 张良弼. 地球科学大辞典——应用学科卷[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5.

    [16]

    贾德龙, 张志辉, 姚磊, 等. 浙江漓渚铁矿"硅钙面"成矿机制探讨[J]. 地质论评, 2015, 61(S1): 487-48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LP2015S1228.htm

    [17]

    吕志成, 陈辉, 宓奎峰, 等. 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案例[J]. 地质力学学报, 2022, 28(5): 842-86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LX202205009.htm

    [18]

    李红阳, 李英杰, 杨秋荣, 等. 铜陵矿集区块状硫化物矿床的二元结构特征[J]. 地质与勘探, 2006, 42(3): 8-1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KT200603002.htm

    [19]

    李顺庭, 祝新友, 王京彬. 陆相次火山岩型矿床研究评述[J]. 矿床地质, 2014, 33(S1): 705-70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CDZ2014S1355.htm

    [20]

    刘英俊, 曹励明, 李兆麟, 等. 元素地球化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4.

    [21]

    毛景文, 张作衡, 裴荣富. 中国矿床模型概论[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2.

    [22]

    斯米尔诺夫В И. 矿床地质学[M]. 《矿床地质学》翻译组, 译.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5.

    [23]

    庞振山, 薛建玲, 程志中, 等. 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在找矿预测中的应用[J/OL]. 地质通报, 2023,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1.4648.P.20230113.1340.002.html.

    [24]

    潘长云, 王润民, 赵昌龙. 新疆喀拉通克Y1含矿岩体的岩石化学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J]. 岩石学报, 1994, 10(3): 261-27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SXB199403003.htm

    [25]

    秦克章, 夏代祥, 李光明, 等. 西藏驱龙斑岩-夕卡岩铜钼矿床[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26]

    秦克章, 赵俊兴, 范宏瑞, 等. 试论主要类型矿床的形成深度与最大延深垂幅[J]. 地学前缘, 2021, 28(3): 271-29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XQY202103027.htm

    [27]

    孙赫, 秦克章, 李金祥, 等. 地幔部分熔融程度对东天山镁铁质-超镁铁质岩铂族元素矿化的约束——以图拉尔根和香山铜镍矿为例[J]. 岩石学报, 2008, 24(5): 1079-108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SXB200805015.htm

    [28]

    孙文珂. 开展矿产预测的几个问题[J]. 中国地质, 1988, (6): 14-1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IZI198806004.htm

    [29]

    舒斌. 含金韧-脆性断裂中界面转换成矿机制探讨[J]. 地质与资源, 2005, (3): 219-22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JSD200503012.htm

    [30]

    唐菊兴, 邓世林, 郑文宝, 等. 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勘查模型[J]. 矿床地质, 2011, 30(2): 179-19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CDZ201102003.htm

    [31]

    王世称. 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与方法体系新进展[J]. 地质通报, 2010, 29(10): 1399-1403. http://dzhtb.cgs.cn/gbc/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01001&flag=1

    [32]

    王嘉玮, 朱裕生. 界面成矿探讨[J]. 中国地质, 2019, 46(1): 77-8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IZI201901006.htm

    [33]

    王玉往, 叶天竺, 王京彬, 等. 我国主要矿床类型划分及成矿谱系架构初探——以危机矿山矿床为例[J]. 矿物学报, 2009, 29(S1): 487-48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WXB2009S1254.htm

    [34]

    王玉往, 王京彬, 李德东, 等. 新疆北部幔源岩浆矿床的类型、时空分布及成矿谱系[J]. 矿床地质, 2013, 32(2): 223-24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CDZ201302002.htm

    [35]

    王安建, 曹殿华, 高兰, 等. 论云南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成因[J]. 地质学报, 2009, 83(1): 43-5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XE200901005.htm

    [36]

    吴承烈. 中大比例尺矿产预测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中国地质, 1988, (12): 28-3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IZI198812011.htm

    [37]

    夏明哲, 姜常义, 钱壮志, 等. 新疆东天山黄山东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J]. 岩石学报, 2010, 26(8): 2413-243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SXB201008016.htm

    [38]

    肖克炎, 朱裕生. 矿产资源GIS定量评价[J]. 中国地质, 2000, (7): 29-3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IZI200007012.htm

    [39]

    肖克炎, 娄德波, 孙莉, 等. 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一些基本预测理论方法的进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4): 1073-108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CDZ201304003.htm

    [40]

    薛建玲, 庞振山, 程志中, 等. 深部找矿基本问题及方法[J]. 地质通报, 2020, 39(8): 1125-1136. http://dzhtb.cgs.cn/gbc/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00801&flag=1

    [41]

    叶天竺, 肖克炎, 严光生. 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研究[J]. 地学前缘, 2007a, (5): 11-1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OLO202115072.htm

    [42]

    叶天竺, 薛建玲. 金属矿床深部找矿中的地质研究[J]. 中国地质, 2007b, 34(5): 855-86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OLO202303021.htm

    [43]

    叶天竺, 吕志成, 庞振山, 等. 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总论)[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4.

    [44]

    叶天竺, 韦昌山, 王玉往, 等. 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各论)[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7.

    [45]

    赵鹏大. 矿产资源总量预测的若干问题[J]. 中国地质, 1984, (1): 1-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IZI198401002.htm

    [46]

    赵鹏大, 陈建平, 张寿庭. "三联式"成矿预测新进展[J]. 地学前缘, 2003, 10(2): 455-46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XQY200302034.htm

    [47]

    赵伦山, 张本仁. 地球化学[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8.

    [48]

    邹海洋, 戴塔根, 胡祥昭. 喀拉通克铜镍硫化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J]. 地质地球化学, 2001, 29(3): 70-7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DQ200103012.htm

    [49]

    张德会, 赵伦山. 地球化学[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2.

    [50]

    张德会. 热液成矿作用地球化学[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20.

    [51]

    朱裕生, 肖克炎, 丁鹏飞, 等. 成矿预测方法[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7.

    [52]

    朱裕生. 矿产预测理论——区域成矿学向矿产勘查延伸的理论体系[J]. 地质学报, 2006, (10): 1518-152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XE200610006.htm

    [53]

    于晓飞, 吕志成, 孙海瑞, 等. 全国整装勘查区成矿系统研究与矿产勘查新进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0, 50(5): 1261-128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CDZ202005002.htm

  • 加载中

(8)

(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893
  • PDF下载数:  156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22-11-03
修回日期:  2023-05-18
刊出日期:  2023-06-1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