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凹陷形成演化史

张婧, 王蛟. 闽江凹陷形成演化史[J]. 海洋地质前沿, 2016, 32(8): 24-29. doi: 10.16028/j.1009-2722.2016.08003
引用本文: 张婧, 王蛟. 闽江凹陷形成演化史[J]. 海洋地质前沿, 2016, 32(8): 24-29. doi: 10.16028/j.1009-2722.2016.08003
ZHANG Jing, WANG Jiao.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MINJIANG SAG[J]. Marine Geology Frontiers, 2016, 32(8): 24-29. doi: 10.16028/j.1009-2722.2016.08003
Citation: ZHANG Jing, WANG Jiao.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MINJIANG SAG[J]. Marine Geology Frontiers, 2016, 32(8): 24-29. doi: 10.16028/j.1009-2722.2016.08003

闽江凹陷形成演化史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婧(1988-),女,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447680873@qq.com
  •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MINJIANG SAG

  • 闽江凹陷是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界油气运移的长期有利指向区,它的形成演化史对凹陷内油气的运聚与保存具有重要的影响。采用地震剖面分析、平衡剖面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侏罗纪末期雁荡低凸起和台北低凸起尚未形成,闽江凹陷与东部的基隆凹陷连为一体,整体稳定沉降接受沉积;白垩纪末期的断陷运动导致雁荡低凸起形成,其西部的瓯江凹陷为典型的陆相断陷湖盆,台北低凸起尚未形成规模,闽江凹陷仍与基隆凹陷连为一体,接受滨浅海相沉积。后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导致闽江凹陷呈现出现今的盆地形态。对于闽江凹陷的油气突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37
  • PDF下载数:  6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16-02-23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