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海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进展

何家雄, 姚永坚, 于俊峰, 张金锋. 中国近海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进展[J]. 海洋地质前沿, 2022, 38(11): 1-17. doi: 10.16028/j.1009-2722.2022.180
引用本文: 何家雄, 姚永坚, 于俊峰, 张金锋. 中国近海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进展[J]. 海洋地质前沿, 2022, 38(11): 1-17. doi: 10.16028/j.1009-2722.2022.180
HE Jiaxiong, YAO Yongjian, YU Junfeng, ZHANG Jinfeng. Petroleum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ress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offshore basins of China[J]. Marine Geology Frontiers, 2022, 38(11): 1-17. doi: 10.16028/j.1009-2722.2022.180
Citation: HE Jiaxiong, YAO Yongjian, YU Junfeng, ZHANG Jinfeng. Petroleum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ress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offshore basins of China[J]. Marine Geology Frontiers, 2022, 38(11): 1-17. doi: 10.16028/j.1009-2722.2022.180

中国近海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进展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0A20100,42106079);中化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000-11-2013-017);国家天然气水合物专项(GZH20110030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何家雄(1956—),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深水油气及水合物成藏综合研究. E-mail: hejx@gig.ac.cn
    通讯作者: 姚永坚(1964—),女,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海洋油气地质与构造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 yjyao64@yahoo.com.cn
  • 中图分类号: P744.4

Petroleum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ress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offshore basins of China

More Information
  • 通过半个多世纪的海洋油气勘探实践与科技创新,中国近海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长足进展和里程碑式的突破。2010年,中国海洋油气年产量突破5 000×104 t油当量大关,实现了建成“海上大庆”的目标。2011年以来,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开发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海域油气产量增长迅猛,目前,渤海盆地原油年产量已超过3 000×104 t且油气产能还在递增。系统阐明了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构造结构类型、沉积充填特征、油气成因类型及烃源供给关系、油气成藏组合类型及运聚成藏模式等基本油气地质特点,概括分析了中国近海主要盆地油气(水合物)勘探开发进展,以期为挖掘已获得重大发现的盆地的剩余资源以及有效指导新盆地油气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 加载中
  • 图 1  中国东部及东南部陆缘区近海主要含油气盆地分布特征

    Figure 1. 

    图 2  中国近海海域主要陆相断陷盆地结构类型及断坳双层叠置特征典型剖面对比

    Figure 2. 

    图 3  中国近海主要盆地新生代地层系统构成及区域地层分布与对比关系

    Figure 3. 

    图 4  中国近海主要盆地来自湖相烃源岩的石蜡型油甾萜类生物标志物特征对比

    Figure 4. 

    图 5  南海北部浅水区与深水区来自渐新统煤系的凝析油甾萜类生物标志物特征对比

    Figure 5. 

    图 6  渤海盆地渤中凹陷渤中19-6凝析大气田新生古储、侧生侧储天然气运聚成藏模式及分布特征[23]

    Figure 6. 

    图 7  东海盆地不同区带下生上储、侧生侧储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及分布富集特征[24]

    Figure 7. 

    图 8  南海西北部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一源多流与下生上储、新生古储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Figure 8. 

    图 9  琼东南盆地乐东-陵水凹陷中中新统-上新统中央峡谷水道下生上储、古生新储大气田运聚成藏模式[26]

    Figure 9. 

    图 10  珠江口盆地浅水区一源多流下生上储、陆生海储湖相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及分布富集特征[30]

    Figure 10. 

    图 11  中国海域主要盆地“十一五”期间所获油气勘探重大突破和发现统计结果[32]

    Figure 11. 

  •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及油公司动态-2019年[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9.

    [2]

    龚再升, 等. 中国近海大油气田[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7.

    [3]

    朱伟林. 中国近海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古湖泊学与烃源条件[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9.

    [4]

    杜潇瑀. 东营凹陷中生界沉积体系研究[D]. 青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

    [5]

    王策. 莺歌海盆地上中新统—更新统储层物源识别: 来自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制约[D]. 广州: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6.

    [6]

    何家雄, 祝有海, 翁荣南, 等.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泥底辟及泥火山特征及其与油气运聚关系[J]. 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0, 35(1): 75-86.

    [7]

    郑红菊,董月霞,王旭东,等. 渤海湾盆地南堡富油气凹陷烃源岩的形成及其特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18(1):78-83. doi: 10.3969/j.issn.1672-1926.2007.01.014

    [8]

    杨海风, 涂翔, 赵弟江, 等. 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沙河街组第三、第四段烃源岩有机相特征[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8(1): 72-81.

    [9]

    申雯龙, 漆滨汶. 东海盆地丽水凹陷有效烃源岩判定及分布预测[J]. 地质科技通报, 2020, 39(3): 77-88.

    [10]

    蒋一鸣,刁慧,曾文倩.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平湖组煤系烃源岩条件及成烃模式[J]. 地质科技通报,2020,39(3):30-39.

    [11]

    杨希冰,金秋月,胡林,等.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原油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1(3):51-60.

    [12]

    张春良,沈玉林,秦勇,等. 崖南凹陷Y1井崖三段煤系烃源岩发育规律[J]. 沉积学报,2016,34(5):1003-1010.

    [13]

    HAO F,ZOU H,HUANG B. Natural gas generation model and its response in accumulated fluids in the Yinggehai Basin[J].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3,46(11):1103-1112. doi: 10.1360/02yd0013

    [14]

    薛永安,王奇,牛成民,等. 渤海海域渤中凹陷渤中19-6深层潜山凝析气藏的充注成藏过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0,41(5):891-902. doi: 10.11743/ogg20200501

    [15]

    周心怀,高顺莉,高伟中,等.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北斜坡带海陆过渡型岩性油气藏形成与分布预测[J]. 中国石油勘探,2019,24(2):153-164.

    [16]

    苏奥,陈红汉,王存武,等.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油气成因及成熟度判别[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40(5):521-527. doi: 10.11698/PED.2013.05.02

    [17]

    何家雄,颜文,祝有海,等.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生物气/亚生物气资源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J]. 天然气工业,2013,33(6):121-134.

    [18]

    金秋月.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东南斜坡原油成因类型及成藏特征[J]. 岩性油气藏,2020,32(1):11-18. doi: 10.12108/yxyqc.20200102

    [19]

    何家雄,李强,陈伟煌,等. 琼东南盆地油气成因类型及近期天然气勘探方向探讨[J]. 海洋石油,2002,22(1):47-56.

    [20]

    张迎朝, 李绪深, 徐新德, 等. 琼东南盆地深水西区L25气田天然气成因、来源与成藏过程[J]. 海相油气地质, 2019, 24(3): 73-82.

    [21]

    何家雄,祝有海,黄霞,等.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不同类型非生物成因CO2成因成藏机制及控制因素[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22(6):935-942.

    [22]

    何家雄,马文宏,祝有海,等.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天然气成因类型及运聚规律与勘探新领域[J]. 海洋地质前沿,2011,27(4):1-10.

    [23]

    薛永安, 王德英. 渤海湾油型湖盆大型天然气藏形成条件与勘探方向[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0, 47(2): 260-271.

    [24]

    张迎朝,胡森清,刘金水,等. 东海盆地X凹陷天然气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J]. 中国海上油气,2022,34(1):27-35.

    [25]

    赵顺兰,陈林,李才,等. 涠西南凹陷碳酸盐岩潜山原油来源及成藏模式[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6(6):1-7.

    [26]

    张迎朝,徐新德,甘军,等. 琼东南盆地深水大气田地质特征、成藏模式及勘探方向研究[J]. 地质学报,2017,91(7):1620-1633.

    [27]

    李绪深,张迎朝,杨希冰,等. 莺歌海-琼东南盆地天然气勘探新认识与新进展[J]. 中国海上油气,2017,29(6):1-11.

    [28]

    姚哲,王振峰,左倩媚,等.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深水大气田形成关键要素与勘探前景[J]. 石油学报,2015,36(11):1358-1366. doi: 10.7623/syxb201511005

    [29]

    谢玉洪,张迎朝,李绪深,等. 莺歌海盆地高温超压气藏控藏要素与成藏模式[J]. 石油学报,2012,33(4):601-609. doi: 10.7623/syxb201204009

    [30]

    陈长民. 珠江口盆地东部石油地质条件及油气藏形成条件初探[J].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0,14(2):73-83.

    [31]

    陈长民, 施和生. 珠江口盆地 (东部) 第三系油气藏形成条件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1-266.

    [32]

    朱伟林,张功成,钟锴.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十二五”油气勘探进展及“十三五”展望[J]. 中国石油勘探,2016,21(4):1-12. doi: 10.3969/j.issn.1672-7703.2016.04.001

    [33]

    杨胜雄,梁金强,陆敬安,等.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新认识[J]. 地学前缘,2017,24(4):1-14.

    [34]

    何家雄,卢振权,张伟,等. 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及成矿成藏模式[J]. 现代地质,2015,29(5):1024-1034.

    [35]

    何家雄,卢振权,苏丕波,等. 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气源系统与成藏模式[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16,38(6):8-24.

    [36]

    于俊峰, 宋瑞有, 晁彩霞, 等.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BSR带裂隙系统空间分布特征[J]. 海洋学报. 2020, 42(9): 69-78.

    [37]

    Wang H B, Yang S X, Wu N Y, et al.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gas hydrate occurrence in Shenhu area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013, 56(4): 513-520.

    [38]

    何家雄,钟灿鸣,姚永坚,等. 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及研究进展与勘探前景[J]. 海洋地质前沿,2020,36(12):1-14.

    [39]

    何家雄,宁子杰,赵斌,等.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战略接替区初步分析与预测[J]. 地球科学,2022,47(5):1549-1568.

  • 加载中

(1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88
  • PDF下载数:  51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22-06-15
刊出日期:  2022-11-07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