峪耳崖金矿的成矿时代裂变径迹研究

汤云晖, 袁万明, 韩春明, 董金泉, 王世成. 峪耳崖金矿的成矿时代裂变径迹研究[J]. 地球学报, 2003, (6): 573-578. doi: 10.3321/j.issn:1006-3021.2003.06.018
引用本文: 汤云晖, 袁万明, 韩春明, 董金泉, 王世成. 峪耳崖金矿的成矿时代裂变径迹研究[J]. 地球学报, 2003, (6): 573-578. doi: 10.3321/j.issn:1006-3021.2003.06.018
Fission Track Age of the Yuerya Gold Deposit[J]. 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2003, (6): 573-578. doi: 10.3321/j.issn:1006-3021.2003.06.018
Citation: Fission Track Age of the Yuerya Gold Deposit[J]. 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2003, (6): 573-578. doi: 10.3321/j.issn:1006-3021.2003.06.018

峪耳崖金矿的成矿时代裂变径迹研究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实验室基金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P61

Fission Track Age of the Yuerya Gold Deposit

  • 通过峪耳崖金矿含矿岩体中的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揭示了自中生代燕山期以来峪耳崖地区经历了频繁、多期次的热液活动,且与峪耳崖金矿的形成密切相关.锆石、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年龄显示,金矿成矿时代主要为115~200Ma,成矿下限为82 Ma.其中,115~190 Ma是主要的成矿时期.成矿流体作用遍及整个岩体;流体的运移受到构造制约,具有NE-SW延伸的趋势;成矿流体具深部来源以及在地表水的参与下成矿.峪耳崖金矿的形成,与当时整个中国东部的动力学背景有关.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56
  • PDF下载数:  47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2003-12-1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