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后盆地火山-沉积特征

彭勇民, 潘桂棠, 罗建宁. 弧后盆地火山-沉积特征[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1999, 19(5): 65-72.
引用本文: 彭勇民, 潘桂棠, 罗建宁. 弧后盆地火山-沉积特征[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1999, 19(5): 65-72.

弧后盆地火山-沉积特征

  • 多数被描述的现代弧后盆地的经典例子,诞生于最引人注目的环西太平洋大陆边缘的弧.盆体系。而古代的弧后盆地则多幸存于碰撞造山带中,如东特斯构造域内的义敦弧后盆地。目前普遍认为大多数的弧后盆地是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弧后扩张作用形成的。弧后盆地火山.沉积特征主要为:物源具双向性,一是大陆物源区;二是岛弧或扩张中心火山活动处。沉积类型复杂多样,靠近大陆一侧多半发育浅水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岛弧侧发育大量的火山碎屑岩与火山熔岩,并与碎屑流、浊积沉积和深水相沉积共生,沉积作用方式多,沉积速率较高等。沉积序列上具有下粗上细的双层结构特征。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47
  • PDF下载数:  36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1998-10-25
修回日期:  1999-01-18
刊出日期:  1999-10-30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