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支运动及其在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中的意义

任纪舜. 印支运动及其在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中的意义[J]. 地球学报, 1984, (02): 0-0.
引用本文: 任纪舜. 印支运动及其在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中的意义[J]. 地球学报, 1984, (02): 0-0.

印支运动及其在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中的意义

  • J.Fromaget将印度支那的晚三叠世褶皱称为“印度支那褶皱”(Indosinides)。黄汲清在《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一书中把中生代初期的造山运动称为印度支那运动(简称印支运动),提出印支旋回的术语。他认为:“印支运动不仅在印度支那和华南有其重要意义,在亚洲其它部分亦然。但由于这个运动被较晚的、压倒一切的燕山运动所隐蔽,要研究出它的性质和分布范围,尚需多年的努力。” 现在,实践已经充分证实了黄汲清的科学预见。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地质调查、矿产普查和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印支运动的广泛存在及其重要意义已逐步被中、外地质学家所认识和接受。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30
  • PDF下载数:  1918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1984-04-01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