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绿岩研究的最新进展

张 进1,邓晋福2,肖庆辉3,陆松年4,潘桂棠5,张智勇3,冯艳芳3. 蛇绿岩研究的最新进展[J]. 地质通报, 2012, 31(01): 1-12.
引用本文: 张 进1,邓晋福2,肖庆辉3,陆松年4,潘桂棠5,张智勇3,冯艳芳3. 蛇绿岩研究的最新进展[J]. 地质通报, 2012, 31(01): 1-12.
ZHANG Jin1, DENG Jin-fu2, XIAO Qing-hui3, LU Song-nian4,PAN Gui-tang5, ZHANG Zhi-yong3, FENG Yan-fang3. New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ophiolites[J].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12, 31(01): 1-12.
Citation: ZHANG Jin1, DENG Jin-fu2, XIAO Qing-hui3, LU Song-nian4,PAN Gui-tang5, ZHANG Zhi-yong3, FENG Yan-fang3. New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ophiolites[J].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12, 31(01): 1-12.

蛇绿岩研究的最新进展

New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ophiolites

  • 关于蛇绿岩的形成、定义和分类争论了近200年。早期蛇绿岩被认为是有成因联系的几种岩石的组合,发育在优地槽的核部。在板块构造中它被看作形成于洋脊的古洋壳残片。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现导致蛇绿岩多样性的因素很多,一个新的定义和分类方案被提出。新定义强调了蛇绿岩形成的构造环境,认为在威尔逊旋回的各个阶段都会形成性质不同的蛇绿岩,并根据生成环境将蛇绿岩分为两大类,即与俯冲作用无关和与俯冲作用相关的蛇绿岩,两大类型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亚类。这些类型的蛇绿岩有其特有的地球化学、岩石学指标和内部结构。最近的研究还发现蛇绿岩产生的主要时段与全球超大陆的形成、裂解,以及巨型地幔柱活动的时间吻合。根据新分类方案,一部分前寒武纪绿岩应属于蛇绿岩,表明在太古宙时期地球已进入板块构造体制。新的定义和分类为蛇绿岩研究指出了新的方向。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76
  • PDF下载数:  1628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2012-01-1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