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包裹体及其在金矿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施立达, 李存有. 临界包裹体及其在金矿地质研究中的应用[J]. 地质与资源, 2001, 10(1): 59-62.
引用本文: 施立达, 李存有. 临界包裹体及其在金矿地质研究中的应用[J]. 地质与资源, 2001, 10(1): 59-62.
SHI Li-da, LI Cun-you. CRITICAL INCLUS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STUDY[J]. Geology and Resources, 2001, 10(1): 59-62.
Citation: SHI Li-da, LI Cun-you. CRITICAL INCLUS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STUDY[J]. Geology and Resources, 2001, 10(1): 59-62.

临界包裹体及其在金矿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施立达(1935-),男,高级工程师,1958年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现主要从事矿物包裹体及金矿地质研究工作;通讯地址:沈阳市北陵大街25号,邮政编码110033.
  • 中图分类号: P574.1;574.2;P618.51

CRITICAL INCLUS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STUDY

  • 临界包裹体具有在热动力过程中气液相比不变直至均一成一个流体相的特征.它在超临界流体中,当临界体积为一定值时才能形成.它可以在各类岩浆岩、火山岩、深变质岩以及铁、铜、金等多金属矿床中出现.利用临界包裹体的临界均一温度结合该流体体系的相图,可以获得如成矿流体体系的热力学状态、流体基本组分特征、临界压力、盐度、密度等成矿物理化学信息.通过多年研究发现,临界包裹体在中国北方深变质岩区的很多金矿床都有出现,它的临界均一温度都小于纯水的临界温度(374.2℃),表明成矿早期的超临界流体是由一种低盐度CO2-H2O体系组成,它可能来自古老的深变质岩.另一种较高盐度的成矿热液来自与矿床毗邻的中生代中酸性小岩体.它们通过超临界流体成矿地质作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源多期多成因金矿床.这在包裹体冷冻法及其成分分析和包裹体水的氢氧同位素分析的结果中也得到证实.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6
  • PDF下载数:  38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00-10-17
刊出日期:  2001-03-31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