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生代柴达木北缘的盆地类型与构造演化

高先志, 陈发景, 马达德, 汪立群, 刘震. 中、新生代柴达木北缘的盆地类型与构造演化[J]. 西北地质, 2003, 36(4): 16-24.
引用本文: 高先志, 陈发景, 马达德, 汪立群, 刘震. 中、新生代柴达木北缘的盆地类型与构造演化[J]. 西北地质, 2003, 36(4): 16-24.
GAO Xian-zhi, CHEN Fa-jing, MA Da-de, WANG Li-qun, LIU Zhen.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Qaidam basin during Mesozoic and Cenozoic eras[J]. Northwestern Geology, 2003, 36(4): 16-24.
Citation: GAO Xian-zhi, CHEN Fa-jing, MA Da-de, WANG Li-qun, LIU Zhen.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Qaidam basin during Mesozoic and Cenozoic eras[J]. Northwestern Geology, 2003, 36(4): 16-24.

中、新生代柴达木北缘的盆地类型与构造演化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Qaidam basin during Mesozoic and Cenozoic eras

  •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西部一个大型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柴北缘是侏罗系主要分布地区。中新生代柴达木盆地是在一个古老的稳定地块基础上形成发展的,根据中新生代西北地区周缘板块活动和构造演化特点,提出柴北缘中新生代经历了两个由伸展到挤压的构造运动旋回:从早中侏罗世到晚侏罗世是第一个旋回;从早白垩世到晚白垩世-第三纪和第四纪为第二个旋回。早中侏罗世是一种稳定大陆内弱伸展坳陷盆地,不具有典型的裂陷盆地特征。从渐新世开始,柴达木盆地才进入强烈挤压的山间盆地阶段,并决定了柴北缘现今的构造格局。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影响着柴北缘油气的生成和分布。
  • 加载中
  • 宋建国,廖健.柴达木盆地构造及油气区的划分[J].石油学报,1982,(增刊):14-23.

    吴汉宁,刘池阳,张小会,等.用古地磁资料探讨柴达木地块构造演化[J].中国科学,1997,(D辑),27(1):9-14.

    狄恒恕,王松贵.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探讨[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1,16(5):533-539.

    王金荣.柴达木盆地形成与演化[J].兰州大学学报,1988,24(地质学专刊):64-69.

    翟光明,徐风银,李建青. 重新认识柴达木盆地,力争油气勘探获得新突破[J].石油学报,1997,18,(2).

    高瑞祺, 赵政璋.中国油气新区勘探(第四卷)——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系油气分布[M].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17-18.

    张文佑,等.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黄汲青,任纪瞬,姜春发,等.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0.

    杨绍清.柴达木盆地构造若干基本问题的认识[M].青海石油,4卷,1985.

    高先志,陈发景.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油气成藏机理[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27(6):757-76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06
  • PDF下载数:  3603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02-04-27
修回日期:  2003-05-08
刊出日期:  2003-12-1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