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铁质-超镁铁质层状岩体基本特征及岩浆作用

夏昭德, 姜常义, 夏明哲, 凌锦兰, 卢荣辉. 镁铁质-超镁铁质层状岩体基本特征及岩浆作用[J]. 西北地质, 2011, 44(1): 85-94.
引用本文: 夏昭德, 姜常义, 夏明哲, 凌锦兰, 卢荣辉. 镁铁质-超镁铁质层状岩体基本特征及岩浆作用[J]. 西北地质, 2011, 44(1): 85-94.
XIA Zhao-de, JIANG Chang-yi, XIA Ming-zhe, LING Jin-lan, LU Rong-hui. Characteristics and Magmatism of Mafic Ultramafic Layered Intrusions[J]. Northwestern Geology, 2011, 44(1): 85-94.
Citation: XIA Zhao-de, JIANG Chang-yi, XIA Ming-zhe, LING Jin-lan, LU Rong-hui. Characteristics and Magmatism of Mafic Ultramafic Layered Intrusions[J]. Northwestern Geology, 2011, 44(1): 85-94.

镁铁质-超镁铁质层状岩体基本特征及岩浆作用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87207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HD2010ZY008)

Characteristics and Magmatism of Mafic Ultramafic Layered Intrusions

  • 镁铁质-超镁铁质层状岩体可以产于多种构造环境,岩体具有典型的层状构造和韵律结构。层状岩体形成时主要的岩浆作用有重力分异作用、双扩散对流作用、压实作用、同化混染和岩浆混合作用等,其中重力分异作用很好地解释了层状岩体垂向上岩石类型的变化和矿物组分的变化,双扩散对流作用和岩浆混合作用在韵律层理形成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压实作用对岩浆演化晚期阶段补堆晶结构的形成作用明显,同化混染作用可改变岩浆的成分,导致岩浆分异产物的组成和成分的变化。堆晶结构的不同主要依赖于粒间液体的活动性和晶粥的渗透率,补堆晶结构形成需要高渗透率,而粒间液体不活动时将有利于正堆晶结构的形成。岩石组合、岩石结构、矿物组分及其变化规律很好地记录岩浆分异过程、岩浆补给等信息,可以用来讨论层状岩体的岩石成因:温度压力条件、原生岩浆及其演化过程等。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905
  • PDF下载数:  3515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10-08-16
修回日期:  2010-11-13
刊出日期:  2011-03-1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