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
科学出版社出版

短波红外光谱矿物测量技术在热液蚀变矿物填图中的应用——以土屋斑岩铜矿床为例

连长云1章革2元春华1杨凯3. 短波红外光谱矿物测量技术在热液蚀变矿物填图中的应用——以土屋斑岩铜矿床为例[J]. 中国地质, 2005, 32(3): 483-495.
引用本文: 连长云1章革2元春华1杨凯3. 短波红外光谱矿物测量技术在热液蚀变矿物填图中的应用——以土屋斑岩铜矿床为例[J]. 中国地质, 2005, 32(3): 483-495.
LIAN Chang-yun1, ZHANG Ge2, YUAN Chun-hua1, YANG Kai3. Application of SWIR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in mapping of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minerals:A case study of the Tuwu porphyry copper prospect, Xinjiang[J]. Geology in China, 2005, 32(3): 483-495.
Citation: LIAN Chang-yun1, ZHANG Ge2, YUAN Chun-hua1, YANG Kai3. Application of SWIR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in mapping of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minerals:A case study of the Tuwu porphyry copper prospect, Xinjiang[J]. Geology in China, 2005, 32(3): 483-495.

短波红外光谱矿物测量技术在热液蚀变矿物填图中的应用——以土屋斑岩铜矿床为例

Application of SWIR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in mapping of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minerals:A case study of the Tuwu porphyry copper prospect, Xinjiang

  • 提要:便携式短波红外光谱仪(PIMA)是利用短波红外光谱测量技术,对肉眼难以识别的层状硅酸盐、粘土、碳酸盐以及部分硫酸盐矿物进行快速识别的实用仪器。通过不同地质环境的光谱参考数据库及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辅之野外观察和必要的岩石学分析,可以从PIMA测量获得的谱线中得出研究区蚀变矿物组合的信息。应用蚀变矿物组合,结合其他勘探数据,有利于确定钻孔的位置,指导区域勘探工作。PIMA可应用于许多成矿环境中,包括高硫化物、低硫化物热液成矿系统、斑岩成矿系统、中温热液成矿系统、沉积岩中的金-铜矿床、铀矿床、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和金伯利岩矿床。已有的研究表明,PIMA可以快速获得和处理短波红外光谱数据并形成蚀变矿物钻孔柱状分布图或平面分布图,这些信息对找矿靶区的确定至关重要。应用PIMA在新疆土屋斑岩铜矿区开展了系统的蚀变矿物填图工作,有效地识别出镁绿泥石、铁绿泥石、蒙脱石、白云母、黑云母等蚀变矿物,这些蚀变矿物的类型和丰度与岩石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土屋斑岩铜矿区蚀变矿物组合及其分带模式,并与传统的分带模式进行了对比。最后总结了土屋斑岩铜矿区PIMA找矿模型,该模型对土屋斑岩铜矿区及未知地区矿产勘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93
  • PDF下载数:  1204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2005-06-24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