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中综合地质剖面构建方法研究

王波, 雷传扬, 刘兆鑫, 范敏, 王兴强, 叶凡忠, 张堃. 2021. 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中综合地质剖面构建方法研究.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41(1): 112-120. doi: 10.19826/j.cnki.1009-3850.2020.11003
引用本文: 王波, 雷传扬, 刘兆鑫, 范敏, 王兴强, 叶凡忠, 张堃. 2021. 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中综合地质剖面构建方法研究.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41(1): 112-120. doi: 10.19826/j.cnki.1009-3850.2020.11003
Wang Bo, Lei Chuanyang, Liu Zhaoxin, Fan Min, Wang Xingqiang, Ye Fanzhong, Zhang Kun. 2021. A geological 3D modeling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geological section for Chengdu.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Tethyan Geology, 41(1): 112-120. doi: 10.19826/j.cnki.1009-3850.2020.11003
Citation: Wang Bo, Lei Chuanyang, Liu Zhaoxin, Fan Min, Wang Xingqiang, Ye Fanzhong, Zhang Kun. 2021. A geological 3D modeling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geological section for Chengdu.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Tethyan Geology, 41(1): 112-120. doi: 10.19826/j.cnki.1009-3850.2020.11003

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中综合地质剖面构建方法研究

  • 基金项目: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项目(510101201800270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波(1984—),男,高级工程师,从事城市地质、区域地质的调查与研究工作。E-mail:408825018@qq.com
    通讯作者: 雷传扬(1985—),男,博士,从事生态地质、城市地质、区域地质的调查与研究工作。E-mail:lcy850610@126.com
  • 中图分类号: P618.11

A geological 3D modeling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geological section for Chengdu

More Information
  • 综合地质剖面是三维地质建模重要的数据源,在地质构造复杂地区运用综合地质剖面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应用较为广泛。本文以成都市为例,详细介绍了综合地质剖面构建需要准备的地质资料、剖面的部署原则和构建方法,并解决了剖面构建过程中遇到的同时代、同层位的不同地层之间的连接问题。实践表明,通过综合地质剖面的构建,可以充分发挥地质技术人员在三维地质建模中的主观能动性,准确刻画复杂地质体在三维空间的展布情况,有效实现复杂地质体交互式半自动建模,提高三维地质建模的效率和精准度。
  • 加载中
  • [1] 郑佳荣,王强,占文锋.三维建模方法研究现状综述[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5-7+36.

    [2] Dong P. Generating and updating multiplicatively weighted Voronoi diagrams for point,line and polygon features in GIS[J]. Computers & Geoences,2008,34(4):411-421.

    [3] 程鹏根,文红. 三维空间数据建模及算法[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4] 王春女,董庆吉,韩振哲,等. 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J]. 矿床地质,2014,33(S1):1033-1034.

    [5] 卢鹏飞,龙奎,杨春,等. 重庆都市经济圈城市地质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构建方法[J]. 地质学刊,2017,41(1):79-84.

    [6] 吴志春,郭福生,林子瑜,等. 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与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6,46(6):1895-1913.

    [7] 张雪,马国玺,朱涛等. 三维地质应用模型构建方法研究及应用[J]. 工程勘察,2017,45(4):49-54+63.

    [8] 李梅,姜展,姜龙飞,等.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智慧矿山领域的研究进展[J/OL]. 煤炭科学技术:1-11[2020-09-0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402.TD.20200730.1059.002.html.

    [9] 武博.多点统计学在城市地质三维建模中的应用前景[J]. 江西建材,2020(07):83-84.

    [10] 邓超,何政伟,郝明,等. 基于MapGIS的成都市城市三维地质建模[J]. 地理空间信息,2020,18(07):51-54+7.

    [11] 董梅,慎乃齐,胡辉,等. 基于GOCAD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08, 28(2):188-192.

    [12] 张琪,许延波,丁妍,等. Vulcan软件在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应用——以胶东某金矿为例[J].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20,72(04):135-138.

    [13] 庞庆刚,车德福,贾庆仁. 基于多尺度CSRBFs的地层三维地质建模[J]. 金属矿山,2020(07):155-160.

    [14] 代欣位,郭甲腾,刘善军,等. 基于动态四叉树索引的三维地质模型组合剖切算法[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0,36(04):8-13.

    [15] 靳德武,李鹏,赵春虎,等. 采场三维充水结构地质建模及动态可视化实现[J]. 煤炭科学技术,2020,48(07):143-149.

    [16] 王统,田宜平,罗莹莹,等. 基于地质大数据与构造语义约束的断层建模[J]. 地质科技通报,2020,39(04):69-75.

    [17] 董少群,吕文雅,夏东领,等. 致密砂岩储层多尺度裂缝三维地质建模方法[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0,41(03):627-637.

    [18] 陈国良,朱良峰,刘修国. 三维地质结构建模中交叉剖面一致性检校方法[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3):406-409.

    [19] 李万红. 基于AUTO Civil 3D的三维地质建模与应用[J]. 人民长江,2020,51(08):123-129.

    [20] 程丹,杨钦,张永波,等. 基于水文剖面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11):1362-1366.

    [21] 汪淑平,王伟,孙黎明,等. 基于地质剖面数据的含断层地质体三维建模方法[J]. 测绘地理信息,2016,41(3):59-63.

    [22] 张伟,薛林福,彭冲,等. 基于剖面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及在本溪地区应用[J]. 地质与资源,2013,22(5):403-408.

    [23] 李陈. 基于剖面的三维复杂地质体建模技术研究[D]. 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8.

    [24] 朱良峰,吴信才,刘修国,等. 基于钻孔数据的三维地层模型的构建[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3):26-30.

    [25] 孟凡利. 基于钻孔数据的三维地层模型构建方法研究[D]. 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6.

    [26] 李爱勤,何珍文,邓轶. 城市地质中基于剖面的3维层状地质体动态建模[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1,16(9):1702-1707.

    [27] 冉祥金. 基于剖面的三维地质建模系统中剖面绘制及验证方法[C]. 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册). 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报编辑部,2015:298-299.

    [28] 吴志春,郭福生,姜勇彪,等. 基于地质剖面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研究[J]. 地质与勘探,2016,52(2):363-375.

    [29] 王瑶,张像源,陈文杰,等. 虚拟钻孔在深层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应用[J]. 城市地质,2017,12(2):118-122.

    [30]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1:25万成都市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 2012.

    [31]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1:25万绵阳市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 2013.

    [32]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1:25万宝兴县幅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 2013.

    [33] 李明欣,梁斌,王全伟,等. 川西龙泉山白垩系泥质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高校地质学报,2013,19(2):346-354.

    [34] 付小芳,侯立玮,梁斌,等. 成都平原第四纪断裂及其活动性[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5] 刘亮,梁斌,燕中林,等. 龙泉山断裂带隐伏断层氡气特征及其活动性分析[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9,39(2):45-53.

    [36] 梁斌,朱兵,王全伟,等. 成都平原第四纪地质与环境[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7] 王羽珂,陈浩,冯兴雷,等.成都平原东郊台地中更新统合江组沉积特征及工程地质意义[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9,39(03):33-39.

    [38] 应立朝,梁斌,王全伟,等. 成都平原区成都粘土的粒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2,32(1):72-77.

    [39] 应立朝,梁斌,王全伟,等. 成都粘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和风化强度的指示[J]. 中国地质,2013,40(5):1666-1674.

    [40] 梁斌,王全伟,朱兵,等. 川西地区成都粘土的光释光年代学[J]. 第四纪研究,2013,33(4):823-828.

    [41] 唐屹,付小方,梁斌,等. 成都市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第四系地层特征[J]. 四川地质学报,2018,38(4):569-575.

    [42] 王全伟,梁斌,朱兵,等. 川西龙泉山西坡更新世泥石流的发现及其意义[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3,33(1):1-4.

    [43] 雷传扬,王静,谢海洋,等. 地质大数据建库存量资料收集与整理方法研究[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20,37(4):70-80.

    [44] 张美玲,吴佳忆,蒙启安,等. 海拉尔盆地含火山岩地层复杂岩性剖面构建技术[J]. 地质科学,2011,46(4):1166-1177.

    [45] 董有浦,沈中延,肖安成,等. 南大巴山冲断褶皱带区域构造大剖面的构建和结构分析[J]. 岩石学报,2011,27(3):689-69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69
  • PDF下载数:  33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20-08-04
修回日期:  2020-11-10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