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鄂西地区二叠纪生物礁成因类型及潜伏礁预测

陈子炓, 沈安江. 2000. 川东—鄂西地区二叠纪生物礁成因类型及潜伏礁预测. 地质通报, 19(3): 288-296.
引用本文: 陈子炓, 沈安江. 2000. 川东—鄂西地区二叠纪生物礁成因类型及潜伏礁预测. 地质通报, 19(3): 288-296.
2000. Genetic types of Permian organic reefs and prediction of hidden reefs in the eastern Sichuan-western Hubei area.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19(3): 288-296.
Citation: 2000. Genetic types of Permian organic reefs and prediction of hidden reefs in the eastern Sichuan-western Hubei area.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19(3): 288-296.

川东—鄂西地区二叠纪生物礁成因类型及潜伏礁预测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P534.46

Genetic types of Permian organic reefs and prediction of hidden reefs in the eastern Sichuan-western Hubei area

  • 从相对海平面升降对礁生长发育控制的角度建立新的生物礁成因分类 (进积礁、并进礁和退积礁 ) ,据此描述川东—鄂西地区二叠纪生物礁的属性 ,认为该区进积礁和退积礁并存。根据礁体的进积和退积方向对潜伏礁进行预测 ,指出鄂西地区见天坝礁群的东南侧应该存在层位相当于长兴组三段的潜伏礁带 ,华蓥山—川东成礁带以西可能存在层位相当于长兴组三段顶的潜伏礁带。
  • 加载中
  • [1]

    张继庆 ,李汝宁 ,官举铭 ,等 .四川盆地及邻区晚二叠世生物礁 [M].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

    [2]

    范嘉松 ,张维 .鄂西二叠系生物礁的基本特征及其发育规律 [J].地质科学 ,1982 ,(7) :2 74- 2 82 .

    [3]

    曾学思 ,刘大成 ,李书舜 ,等 .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识别特征 [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1987,(2 ) :12 4- 12 6 .

    [4]

    刘大成 ,李书舜 .川东鄂西晚二叠世长兴期沉积相与生物礁含油气有利相带特征探讨 [J].石油实验地质 ,1989,11(2 ) :15 2 - 15 9.

    [5]

    沈昭国 .湖北利川见天坝上二叠统海绵礁成岩历史及孔隙演变 [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83,(1) :1- 13.

    [6]

    孙金孟 ,姚声贤 ,任兴国 ,等 .川中涞滩 1号井的潜伏生物礁及其测井特征 [J].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0 ,(6 ) :41- 48.

    [7]

    罗志立 ,宋鸿彪 .川中内江—合川一带地震反射异常的发现及其勘探意义 [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87,14(1) :11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2
  • PDF下载数:  1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1999-08-13
刊出日期:  2000-08-1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