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五通组研究的新进展

李星学, 蔡重阳, 欧阳舒. 长江下游五通组研究的新进展[J]. 地球学报, 1984, (02): 0-0.
引用本文: 李星学, 蔡重阳, 欧阳舒. 长江下游五通组研究的新进展[J]. 地球学报, 1984, (02): 0-0.

长江下游五通组研究的新进展

  • 五通组过去通称“五通群”,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苏、浙、皖一带,亦偶见于鄂东武汉、赣北鄱阳湖北岸等地。这是一套以陆相为主的沉积,富产具泥盆、石炭纪双重特色的植物群和独特的胴甲类鱼化石而驰名于世。五通组的时代,由于其植物群在早期研究中,视为早石炭世产物,五十年代初,在含植物化石层位中具泥盆纪色彩胴甲鱼类的发现,一直有不同的看法。1959年,在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及其稍后的工作中,李星学通过对南京龙潭五通组标准剖面的岩性、沉积相、所产动植物化石和有关构造运动等的综合分析,提出五通组属于晚泥盆世的观点,曾获我国地质古生物学界广泛的赞同,仅少数学者仍持不同看法。近二十年来,在我国,特别是华东地区的许多地质古生物工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5
  • PDF下载数:  239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1984-04-01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