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二连-东乌旗地区重磁异常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滕菲, 张燕, 赵更新, 贺福清, 邢怡. 内蒙古二连-东乌旗地区重磁异常特征及其找矿意义[J]. 地质通报, 2016, 35(4): 614-621.
引用本文: 滕菲, 张燕, 赵更新, 贺福清, 邢怡. 内蒙古二连-东乌旗地区重磁异常特征及其找矿意义[J]. 地质通报, 2016, 35(4): 614-621.
TENG Fei, ZHANG Yan, ZHAO Gengxin, HE Fuqing, XING Yi.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features in the Erlian-Dong Ujimqin Banner area[J].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16, 35(4): 614-621.
Citation: TENG Fei, ZHANG Yan, ZHAO Gengxin, HE Fuqing, XING Yi.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features in the Erlian-Dong Ujimqin Banner area[J].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16, 35(4): 614-621.

内蒙古二连-东乌旗地区重磁异常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features in the Erlian-Dong Ujimqin Banner area

  • 以区域地质资料和物性资料为依据,探讨了二连-东乌旗地区1:20万重磁异常所反映的深部构造特征及其找矿意义。在区域重磁场分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内晚古生代的不同成矿环境。重磁异常解释结果显示,本区西部以北东向区域构造为主,东部转为南北向和东西向密集网格构造,成矿条件更为有利。尤其是东部东乌旗和霍林郭勒地区中酸性侵入岩体发育,矿产资源潜力巨大。1:20万重磁异常研究从不同空间尺度为本区寻找内生金属矿产提供了重要信息,并圈定6处找矿远景区。
  • 加载中
  • [1]

    钟仁, 赵志军, 廖蕾, 等. 综合物化探方法在乌兰德勒钼矿勘查中的应用[J]. 物探与化探, 2010, 34(3):275-280.

    [2]

    赵云, 张振法, 牛颖智, 等. 物化探方法在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的发现和扩大过程中的作用[J]. 中国地质, 2001, 28(2):25-35.

    [3]

    史建民, 胡鑫, 丁继双, 等.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航磁异常特征及找矿效果[J]. 中国地质, 2014, 41(2):611-620.

    [4]

    田达志, 常志民, 王大勇. 蒙古国某地航空物探异常综合研究及找矿实例[J]. 物探与化探, 2010, 34(4):458-462.

    [5]

    崔志强, 孟庆敏, 廖桂香, 等. 高精度航磁在大兴安岭中段新一轮找矿中的应用[J]. 物探与化探, 2012, 36(2):192-197.

    [6]

    余学中, 梁月明, 丛丽娟. 高精度航空物探资料在二连浩特-东乌旗地区找矿中的应用[J]. 物探与化探, 2010, 34(3):269-274.

    [7]

    周军, 王绪本, 杨代彬. 综合物探在会东航磁异常查证中的应用[J]. 中国地质, 2013, 40(4):1290-1297.

    [8]

    薛典军, 姜枚, 吴良士, 等. 青藏高原区域重磁异常的东西向分区及其构造地质特征[J]. 中国地质, 2006, 33(4):912-919.

    [9]

    刘元龙, 郑建昌, 焦灵秀. 应用地球物理资料研究中国深部地壳构造及矿产分布[J].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3, 23(4):430-438.

    [10]

    邓晋福, 滕吉文, 彭聪, 等. 中国地球物理场特征及深部地质与成矿[M].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8:86-112.

    [11]

    严加永, 滕吉文, 吕庆田. 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勘查与应用[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23(3):871-891.

    [12]

    黄宗理, 严加永. 中国剩余重力异常与金属矿分布关系研究[J]. 地球学报, 2011, 32(6):652-658.

    [13]

    刘菁华, 王祝文. 地面综合物探方法在浅覆盖区地质填图单元的划分研究[J]. 中国地质, 2005, 32(1):162-167.

    [14]

    张燕, 董云鹏, 程顺有, 等. 内蒙古赤峰地区重磁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 2009, 28(5):594-602.

    [15]

    李玉宏, 杨高印, 卢进才, 等.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及邻区石炭系-二叠系解释中的应用[J]. 地质通报, 2010, 29(2/3):374-383.

    [16]

    崔永谦, 刘喜恒, 孙朝辉, 等. 内蒙古二连盆地深层地球物理特征和上古生界的地质结构[J]. 地质通报, 2011, 30(2/3):235-242.

    [17]

    江为为, 管志宁, 郝天珧, 等. 华北地台北缘地球物理场特征与金属矿床预测[J].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45(2):233-245.

    [18]

    张万益, 聂凤军, 刘树文, 等. 大兴安岭南段西坡金属矿床特征及成矿规律[J]. 中国地质, 2013, 40(5):1583-1599.

    [19]

    叶天竺, 薛建玲. 金属矿床深部找矿中的地质研究[J]. 中国地质, 2007, 34(5):855-869.

    [20]

    黄力军, 徐刚峰. 成矿区带深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方法技术研究[J]. 地质学报, 2006, 80(10):1549-1552.

    [21]

    李明, 周圣华, 胡庆雯, 等. 中亚成矿域斑岩铜(钼)矿带的认识与建立[J]. 中国地质, 2007, 34(5):870-877.

    [22]

    葛肖虹, 马文璞, 刘俊来, 等. 对中国大陆构造格架的讨论[J]. 中国地质, 2009, 36(5):949-964.

    [23]

    李朋武, 高锐, 管烨, 等. 内蒙古中部索伦林西缝合带封闭时代的古地磁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36(5):745-758.

    [24]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 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1:556-628.

    [25]

    毛骞, 孙世华, 张福勤, 等. 大兴安岭南端花岗岩磁化率及其岩石学意义[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0, 15(3):54-60.

    [26]

    邵积东. 内蒙古大地构造分区及其特征[J]. 内蒙古地质, 1998, 2:1-23.

    [27]

    曾华霖. 重力场与重力勘探[M].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5:235-257.

    [28]

    管志宁. 地磁场与磁力勘探[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5:257-289.

    [29]

    李亚美, 陈国勋, 严寿鹤, 等. 地质学基础[M].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5:392-471.

    [30]

    曹生儒. 对内蒙古板块构造轮廓的新认识[J]. 中国区域地质, 1993, 3:211-215.

    [31]

    梁日暄. 内蒙古中段蛇绿岩特征及地质意义[J]. 中国区域地质, 1994, 1:37-45.

    [32]

    唐克东. 中朝陆台北侧褶皱带构造发展的几个问题[J]. 现代地质, 1989, 3(2):195-204.

    [33]

    王荃. 内蒙古中部中朝与西伯利亚古板块间缝合线的确定[J]. 地质学报, 1986, 1:31-43.

    [34]

    朱明玉, 王成辉, 王登红, 等. 中国铬矿主要矿集区及其资源潜力探讨[J]. 中国地质, 2013, 40(4):995-1006.

    [35]

    白大明, 聂凤军, 江思宏. 蒙古国欧玉陶勒盖铜(金)矿床物探找矿技术分析[J]. 地球学报, 2010, 31(3):443-448.

    [36]

    常忠耀, 赵文涛, 李虎平, 等. 内蒙古东部重力场特征以及寻找内生矿床的意义[J]. 物探与化探, 2007, 31(4):317-320.

    [37]

    张利真. 二维重磁综合模型在内蒙中部隐伏矿床预测中的应用[J]. 物探与化探, 1992, 16(4):254-258.

    [38]

    钟日晨, 杨永飞, 石英霞, 等. 内蒙古拜仁达坝银多金属矿区矿石矿物特征及矿床成因[J]. 中国地质, 2008, 35(6):1274-1285.

    [39]

    白令安, 孙景贵, 张勇, 等. 大兴安岭地区内生铜矿床的成因类型、成矿时代与成矿动力学背景[J]. 岩石学报, 2012, 28(2):468-48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58
  • PDF下载数:  22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15-10-23
修回日期:  2016-03-07
刊出日期:  2016-04-1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