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规模的雁列式“P-剪切”拉张岩桥区:对岩基空间问题的合理解答

B.Tikoff, C.Teyssier, 涂绍雄. 地壳规模的雁列式“P-剪切”拉张岩桥区:对岩基空间问题的合理解答[J]. 华南地质, 1994, (01): 0-0.
引用本文: B.Tikoff, C.Teyssier, 涂绍雄. 地壳规模的雁列式“P-剪切”拉张岩桥区:对岩基空间问题的合理解答[J]. 华南地质, 1994, (01): 0-0.

地壳规模的雁列式“P-剪切”拉张岩桥区:对岩基空间问题的合理解答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P542.3

  • 最近提出的花岗岩类岩体侵位于与岩浆弧平行的走滑断层系统内张裂隙和扩容割阶(dilational jogs)的见解,使大量花岗岩类侵位于总体挤压的岩浆弧中的矛盾问题得到一点缓解。本文提出另一个可供选择的假说,即认为沿活动岩浆作用走向分布的一组P-剪切提供了岩基规模的连续扩容带,并且得到了挤压转换构造理论的支持。在加利福尼亚的内华达山,晚白垩世卡西德勒尔山岭侵入期的花岗岩类都一致地侵位于这种P-剪切之间的岩桥区(bridges)中,其理由是:(1)这些花岗岩类的延长方向都与岩浆弧走向斜交,而与一右旋体系内的P-剪切方向一致;(2)它们全都在5~10百万年内沿—300公里长的走向侵位,产生了~1cm/年横穿弧的位移速率;(3)同岩浆和晚岩浆的右旋剪切带限制和横切岩体,就像在P-剪切的拉张岩桥区中一样。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4
  • PDF下载数:  77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1994-04-2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