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中北部的卡什塔涅拉结核状花岗岩:球结核的成因及花岗岩的底辟活化作用

R.J.Reavy, D.H.W.Hutton, 汤质华. 葡萄牙中北部的卡什塔涅拉结核状花岗岩:球结核的成因及花岗岩的底辟活化作用[J]. 华南地质, 1994, (01): 0-0.
引用本文: R.J.Reavy, D.H.W.Hutton, 汤质华. 葡萄牙中北部的卡什塔涅拉结核状花岗岩:球结核的成因及花岗岩的底辟活化作用[J]. 华南地质, 1994, (01): 0-0.

葡萄牙中北部的卡什塔涅拉结核状花岗岩:球结核的成因及花岗岩的底辟活化作用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P588.1

  • 葡萄牙中化部的卡什塔涅拉侵入体是一小型的(1000m×600m)海西期花岗岩体,该岩体含有异常丰富的以花岗岩为核心、黑云母为外壳的球结核。这种球结核被解释为代表花岗岩侵入体最上部富挥发份带中的原生气泡。在球结核周围的主花岗岩中,K和Rb的骤然减少表明黑云母是岩桨成因的。球结核是通过气相中的氯化亚铁络合物(Ⅱ)与硅酸盐熔体反应,然后气相再冷凝成小的花岗岩核心而形成的。气泡的运移使产生球结核的化学势梯度相对于主花岗岩处于稳定状态。化学、岩石 及构造资料表明,该侵入体是较大花岗岩体的一部分,是在同时代的横推剪切作用期间强力侵位的。顶板带普遍的电气石化以及推断存在挥发份表明岩浆是富卤素的。这可能意味着岩浆的粘度较低。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5
  • PDF下载数:  33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1994-04-2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