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勒穆尚洞穴沉积的孢粉研究

黄赐璇, 陈志清, 卡米尔·埃克. 比利时勒穆尚洞穴沉积的孢粉研究[J]. 中国岩溶, 1990, (04): 0-0.
引用本文: 黄赐璇, 陈志清, 卡米尔·埃克. 比利时勒穆尚洞穴沉积的孢粉研究[J]. 中国岩溶, 1990, (04): 0-0.

比利时勒穆尚洞穴沉积的孢粉研究

  • 勒穆尚洞是位于列日市东南的一个巨大的喀斯特洞穴,作者对位于上层与下层通道连接处的沉积物进行了孢粉研究,根据沉积物性质不同,剖面可分两部分,下部由河流相的砂砾组成,上层为数层石笋质盖板。最上层的石笋质盖板经放射性钍(?)铀(?)法测定,年代为距今10.5万a。 根据孢粉分析,石笋质盖板层可能形成于距今10.5万a的里斯—玉木间冰期中期,当时气候温暖潮湿,生长有以榛、栎、赤杨、千金榆为主,伴有一些椴、榆、常春藤等的阔叶林,洞穴处于低洼积水的环境。剖面下部的砂砾是在此温暖期之前由地下河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多次堆积而成。 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古植被及古气候的变化以及该洞穴的演化历史。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9
  • PDF下载数:  43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1990-08-25

目录